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_800元快餐不限次的地方_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

略说淮盐文化

发布时间:2020-07-06 阅读量:

□  胡可明

  淮盐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程中,有时辉煌有时略有低落,但从未退出属于自己的舞台。其艰辛其顽强,其发展其贡献,其对区域社会和区域经济的促动和牵引作用,曾留下重重的刻痕。本文就其蕴育的文化——淮盐文化发表一点浅见,欢迎指正。

    一、淮盐文化的源头和形成

  盐,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维持生命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人类饮食最基本的调味品,其功能与效用,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盐,甚至可以说是维系海洋和陆地自然平衡的一种力量。

  黄帝时代胶州湾先民夙沙氏发现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盐来供人食用,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人工盐生产的先例,夙沙煮海为盐遂成永续传诵的神话。

  同为东夷人的胶州湾近傍海州湾及向南沿海至长江入海口的先民,都是智人族,从向南迁徙的夙沙后裔手中接过了煮海技艺,向大海讨要美味、健康、寿命,成为一代一代东夷人类不懈的追求。

  夙沙氏于何时代揭开煮海水可以得盐的秘密无法得知,黄海之滨东夷人何时学会并运用这一秘笈来丰富生活、强健体魄、延长生命亦无文字可考,然而两千年前西汉的司马迁先生用笔和刀在竹片上写下了自己的判断。他在《史记》中告诉后人,两千五百年前东海淮河两岸有阖庐、春申、刘濞等王者煮海得盐以富国裕民。但司马先生并未限定淮河两岸的海盐生产仅始于两千五百年前。当远古历史无确凿之可考,从现有基础(文字、实物、古迹、甚至是传说等)生发,依据人类社会进化规律和人类整个文化产生、演化、跃进节奏,似可做一些并非纯粹主观臆测的分析推断,仍对人们认识自然和上溯历史有启迪效果。淮河两岸海盐生产能被司马迁惠眼所识而入于《史记》,当时已有相当规模,应是无疑。汉初吴王刘濞在今江苏沿海煮盐和在江南句容铜官山铸钱,“收其利以足国用,故无赋于民”,足可见之。淮南王刘安谋士伍被劝谏刘安说,吴楚“地方数千里”,“东煮海为盐”,“国用民众”,乃为又一力证:江浙一带早已兴起煮海为盐且俱有规模。而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发展机理、发展速率根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认知,那必定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由此似乎可以说,淮河两岸海盐生产的起步要远远早于春秋时代,亦即淮盐的生产历史不可能仅有两千五百年。

  远比春秋更遥远的时空诞生了江苏沿海的海盐生产,汉初成长到规模足以引起司马先生的注目,然其足履一天也没有停歇过。只要人们还需要食盐,只要食盐能给政权带来红利,江苏沿海的海盐生产就永远不会中止,其与国运、民生之主辅关系就无法分割或中断。后世逐步形成依淮河为界名之江苏沿海产制海盐的区域,淮河之南为淮南盐区,之北为淮北盐区,惯称淮南、淮北为“两淮”,称其盐产为“淮盐”。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淮盐生产技艺不断演进,产量增长迅猛,销售范围随之扩大,相应的盐之税利在爆增,产、销、税利均走在了其他盐区前头。巨量的淮盐,招致大批陕、晋、徽商人来业,带动了大范围的资金流动,起于唐宋朝淮盐商人使用“飞钱”,当为现今银行业与其汇兑业务的起源;淮盐运销的重要枢纽、口岸如扬州、淮安、汉口等,个个热闹、繁荣起来。扬州因淮盐而兴旺而驰名于世八百年,淮盐之美味铺就了扬州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盛开的淮盐之花,引来无数文人雅士之蝶,历代吟诵淮盐的诗词歌赋千篇累牍,尤以唐诗为甚,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享名千年的文豪大家都有吟咏淮盐传唱千年而不绝的佳作;《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经典名著,淮盐味道浓重;云台山上留下了诸多清朝盐务官员谋划、实施淮北盐区盐法改革登临时即兴的诗词、题词、楹联等,丰富了古海州文字文化;招待过秦始皇、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以及数不清的历朝京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作为人民大会堂国宴招牌菜的淮扬菜,淮盐香味扑鼻;扬剧、淮海戏、海州五大宫调等地方戏曲艺术,都是艺人们将各地盐商喜好、带入的各地艺术元素融合进本土艺术形式,加工提炼而成,最后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古老淮盐产地,容纳盐商不经意间引入的生活元素,致本土生活情调愈加有趣有味的还有很多。曾流传在连云港地区的“穿海州”、“吃板浦”尽属其类;更有趣味的是连云港市域曾于建国后几十年间流行的“盐大头”称呼,那是当地人专对淮北盐场的独特赞誉,此美称曾也让淮盐人窃喜、自豪了几十年;至于汉代盐仓城、尹湾汉墓简牍、明代盐池遗址、盐河、板浦秋园、燕尾港、大浦港、猴嘴盐坨及盐用铁路专线、灌西盐商老宅、东陬山藏军洞等等实物性遗址遗物遗迹,都可诉说一段淮盐的历史过往;新浦、板浦、海州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均与淮盐有一线至千线关联;《镜花缘》作者的生活、“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塔”、南京梅园新村中共和谈代表团经费辅助来源、抗美援朝“淮北盐场号战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浦市民爱不释手的《苍梧晚报》等等,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带有淮盐的历史印迹。

  淮盐,生命之盐。她从上古时期矇眬中向我们款款走来,一路风尘,形象渐至明晰而闪亮;她满足我们的岂止是口食之需,还带来了她沿途精拣的彩贝珍稀、风光剪影和各个时代围绕她而衍生的万千讯息;同时,她也在路过的每一个节点留下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和信息。所有这一切,让人们完全可以暂时地忘记她的形态和属种,只记起她那平凡而饱经沧桑的名号——淮盐——这个浸润了几千年历史风霜的文化符号。

    二、淮盐文化的主要特征

  说到底,淮盐文化是一种产业文化,是淮盐实物文化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构成要素来源于三个支撑点,一是食用功能,二是提供税利功能,三是由前二者引申而得的牵引功能。淮盐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因其与一般人民、各级政府、国家中央机关存在关联,夸张一点说,淮盐文化几乎涉及或称影射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宗教、民俗以及狭义上的文化等各个方面。淮盐文化的主要特征是:

  1、“国家第一”铁律。自春秋始绝大多数历史时期,淮盐由国家掌控并经营。官府指定灶民在近海地块支起炉灶,建筑灶房,并划给荡地收割煮盐所用的柴草,灶民向官府缴纳“荡税”;明代中后期淮北盐区普遍利用太阳和风等自然能晒制海盐,开辟晒盐池滩也由官府批准;煮盐量由官府下达定额并实行严格的生产管理控制产量,以杜私盐;食盐由官府注册的商贾采买,在官府划定的区域销售;煮盐人纳为灶籍,户口“不归县官归朝廷”,并世袭。入了灶籍不得退籍或转籍,死亡之后由家中儿、孙顶替,“去一入一”,以维持煮盐人数总体平衡。真的是灶有定地,薪有定荡,煮有定员,产有定数,运有定途,销有定域,一切都由国家决定,盐民、盐产、盐运都与国家捆绑一起,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冲天。盐利当然是国家得大头,盐商得中头,灶民得小头微量。

  2、时空不限产地销地与时代。淮盐产区位于江苏沿海、长江以北、淮河下游流域,但其销区广大到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六省。大多数时期是灶民、垣商(场商)、运商(湖商)、坐商(岸商)、盐牙、店铺、船夫、杠夫及食户等构成产运销系统,是一个产地大、运路长、销地阔的网络。加上场大使(知事)、售引征税批验掣放等盐运官员、缉私巡警等,人数不下几千万甚或过亿。出现在这个系统、网络中人,有不同的身份、语系、习俗、嗜好、价值观、文化层次、审美情趣、人格特点等。但所有人都围绕着淮盐、注目于淮盐,除食盐人外,都以淮盐谋生、谋利、谋取官职名分,不同的意识、思想、精神、信仰层面的东西及不同的行为方式,都在这个系统、网络中共生,不断地发生着碰撞、融合、分解。此庞大群体既斗争又联合的规律及程度,又随淮盐产量、价格的消长而变化,互相配合,互相照应,互相勾结,互相利用,互相倾轧均为常态,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淮盐文化的一个方面。

  3、如淮河水流淌般连续无断层。淮盐产、销其量其价其利,受天时地利、官府盐策等左右,不同时期亦不尽相同。量、价、利比率有时甚至不同向,可淮盐的生产、运销,淮盐对民食的供给,对朝廷、军政的贡献,从未断流过。中国的朝代更迭大多以战争的方式实现,即使新朝建立后也常以军事行动巩固初期政局。兵戎相对、刀光剑影,不知多少人失去生命,又有多少良田房屋被毁。淮盐生产无幸全然避开这一切,灶民流离失所,灶房盐池荡为平地,淮商卷铺盖逃亡,是为前朝尾剧、新朝序幕之插曲。可是,淮盐之利于朝廷、官府绝对的无可替代,故而每每又得到新朝廷之扶持得以渐复元气,再展新姿。汉武帝时淮盐之利被用来资助驱逐匈奴的战争;隋文帝至唐前期近140年间,淮盐在隋唐“与民休息”政策下积蓄了力量,但至唐玄宗时盐利又被用来资助削平“安史之乱”;北宋时淮盐又有一大提升。淮北盐区陷金后,可淮南盐利又为维持南宋朝廷150余年作出了贡献;元朝淮盐产量创历史新高,淮盐之利占国家经费四成;明初淮盐对逐元、平乱、南北二京及明长城建设倾其所能;清朝淮盐之利在康、乾二帝各六次南巡中出尽风头;民国几十年间,淮盐之利先是被北洋政府担保善后大借款,后是沦陷7年受尽日寇侵蚀掠夺,再是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用来继续内战;历史的万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盐的富国裕民功效才真正得以完美体现,自身也获得了超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发展,淮盐业蕴含的文化也才真正发放出耀眼的光芒。

  4、开放包容兼蓄万千。淮盐产地北至干于绣针河口,沿海岸南延至长江之北,海岸线长180余公里,宽约30公里,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清之前主要销区为苏湘鄂赣皖豫6省,在浙江、山东也有部分引额。建国初期销区即扩增了晋滇闽桂黔沪等广大地区,供2亿人食用。如此广阔的产地,这般更加广阔的销地,涉及了多少个民族、多少种区域文化地带,错综复杂的社情民意、褒贬不一的官腔民调、捉摸不定的目指手挥,给淮盐运销历经千山万水后又添困惑阻碍。但淮盐是全国盐业最大的一支方面军,淮盐税利是最丰厚的,其产、运、销都奉有尚方宝剑,故能突破各种阻隔而大行其道。同时,淮盐所遇之民族的、区域的、官方的、民间的、主流的、支流的,凡一切文化形态都能被势已促成开放的淮盐文化所包容,所兼收并蓄。产是根,销是梢,淮盐文化主体的根基在江苏,而江苏素为文化之要地,淮北盐区所在地乃商代时就获中原文化浸润,淮南盐区亦享吴越文化辉泽,“两淮”地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璀璨星空中明亮之星。淮盐文化与中华文化阳气相通且尽获泽被,完全能够在兼收并蓄各销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文化之后,很好扬弃,丰富自身主休而无致以害,历久弥新而提升了其他盐区复制不了的文化品位,这也是淮盐保持全国盐业领先地位过千年最根本的原因。

    三、淮盐文化的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获得人工盐——海盐的国家之一,并且积淀形成了最丰富多彩的盐业文化,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奕奕生辉。每一个国人都应当为祖国文化宝库中群星璀璨而倍感自豪,同时为我国盐业文化超越、领先于他国而高兴。淮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淮盐生产者及所有为实现淮盐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付出劳动的人们同样因此而享受荣光。

  笔者认为,淮盐文化有三大基本功能。

  一是记忆功能。淮盐存在了几千年,产、运、销及政府管理等,模式并非千篇一律又一成不变。首先是产盐组织设置反复调整变化,多次分分合合,并随海势变迁而多番迁移。作为原始手工产业,生产方式虽然变化过程漫长而显十分缓慢,但为了提高产出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劳动负荷,经产盐人亲身实践,最原始的煎煮也从一家一户的单灶煎煮改为几家甚至十几家合灶实行“团煎”。到明朝中后期,淮北盐区普遍推广日晒制盐法,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负荷和成本。在检验产盐母液成盐率上,方式方法都随之得到改进。近、当代间,淮盐日晒法也历经了泥池晒盐向砖池晒盐、八卦滩向对口滩、工艺流程由单元小而全向大面积集中式结晶转变。生产过程这种转变是在产盐人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并用新知识来洗涤这些经验,同时借助科学指导及新工具新能源的使用得以完成的。仅此一项,不只记录了淮盐生产过程演进情况,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在各个阶段的进步;淮盐运输上,由帆运改海轮,由牛车板车、马驮人背到汽车火车,则是影射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盐政管理上由官产官收官销到民产官收商销、由纲(引)制改票盐法再自由贸易复又归国家专营,记载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政权对淮盐的重视程度及管控模式,可以由此透视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策略与能力。淮盐历史展现了淮盐文化的演化递进,了解了淮盐文化的内涵也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觉研读中国历史。

  二是识别功能。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在遵从它自身的规律,有一种逻辑的力量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大致决定事物的运动走向、行经轨迹与速度,直到结果。正所谓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不同事物通过看不见的线而联系起来,这就是“蝴蝶效应”理论的基础。综观几千年的淮盐历史,她从诞生、发祥起,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历史舞台,并且像滚雪球一般地成长,尽管运动路径上遇到大的阻力足以使雪球被擦刮掉一点甚至是一大块,但它仍在后续滚动中吸收了新的积雪又变大起来。这是淮盐文化告诉我们的。比如清乾隆时盛行淮盐商人对朝廷、官府的税外贡献——报效捐输——实际上是官方对盐商的索取,严重侵蚀商本。官方为回应淮盐商人的这种“忠心义行”,放出官帑于盐商充为业盐资本,同时允准盐商采买盐斤时加斤,销售时加价。加斤无税致侵占正常的市场份额,加价加重了食众经济负担致其无奈买食私盐,反过来加速官盐销量萎缩导致盐税收入减少,影响皇家财收。而盐商采买之盐销售不畅,盐本不回,无法偿付高息官帑。此恶性循环发酵至道光朝,出现了淮南盐区无盐可售,淮北盐区有盐无销,皇家盐税入库计划极大亏空。所幸先有陶澍在淮北盐区推行“改纲为票”盐法改革,后有陆建瀛在淮南盐区仿效而行,才扭转淮盐那个大大的危局。这一方面可以再次看出淮盐生命力之强大,另一方面也可悟出假如朝廷、地方官府不那么做,就不会有淮盐商人破产、商号倒闭,也不必费力去纠正因此引发的私盐现象。结论是:不恰当地干预经济运行,结果是阻碍和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另一个正向的例子是:清末淮南盐区因海势变迁等外部因素致其渐失煎盐条件,淮盐整体税利剧烈下滑,朝廷、地方官府、盐商乃至食众都面临不同难题。后朝廷动员多方财力在淮北盐区新辟盐池,几年下来,新建的济南场一场产盐量抵得上整个淮南盐区产量,淮盐总量不减反增,淮盐销地人民有盐可买,盐商有钱可赚,官方有盐税入库。这一方面说明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保护淮盐,其实这是淮盐自身蕴含的一种自嬗力在关键时期起了作用,南欠北增,南亏北补;另一方面昭然揭示恰当而正确的干预有利于经济良性运行。否则,后百年间淮盐可能不是那个丰产丰利的样子。

  三是启迪功能。淮盐文化与淮盐历史一样,可以给我们讲淮盐的故事。但淮盐文化告诉我们的可能比淮盐史书要深刻一些,因为她已经从淮盐物的层面、从淮盐的产运销管各个具体环节中超脱出来,并由历史对其进行概括和提炼,是淘净了的金子。比如淮盐为什么能产生、存在和发展?答案应该是人们需要盐分来维持生命,加盐的食物才好吃。最早的一代淮盐人怎么知道煮海水可以得到盐?答案应当是胶州先民将此作为喜讯传播了来,我们也学到了夙沙氏的煮盐技法。淮盐为什么能越产越多,为什么能带动了扬州等城市兴旺发达,而后来淮盐犹在扬州却逐渐失去昔日的繁华?这应当由当时的淮盐人回答第一问,即他们是如何吃尽人间极苦、才慢慢学到了增产的技术;第二问由现代人回答,那就是商业可以使经济繁荣起来,利厚会招致众人趋之,利薄则相反。就淮盐,可以有无数个为什么,相应也有无数个答案,这些问题和答案就构成了淮盐文化的脉络和基本内容。如果我们仅仅读了淮盐史书和资料,不去提问不去寻找答案,就只能知道情节而难明究里,也就体会不到淮盐文化的无穷韵味。如果我们认真读了更认真想了,就能总结出淮盐几千年间一直处在一种特别的文化状态之中。也可以由此激发好多联想,比如如何抓住机遇开创一种新的事业,如何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永葆事业的常青,如何先苦后甜创造美好生活,如何不偏正道完善自己的人生。我们将淮盐文化的精髓聚拢到胸中,就如从池滩母液中把淮盐晶体取出来一样,有了真正的收获。再把这些晶体用于烹饪,美味佳肴就成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于健康于寿命益处无穷。“吃”这一步,就是淮盐文化要给我们的启迪。

   四、尾篇的思考:如何定义淮盐文化并传承

  准确定义抽象的“文化”很难,准确定义抽象的“淮盐文化”亦难。我们可以看到淮盐在生产在运输在销售,可以看到灶民拿到“灶粮”、盐商数着贩盐赚得的银子、官员查看盐税入库账册、食众在炒菜添加淮盐,不同朝代的这些现象串记下来而成盐史。但我们看不到淮盐文化在哪里。然而,我们用心体会一下,就能真切感受到从淮盐实物的产制、运销、产生的价值及其衍生的各种社会现象,脱颖出一种非实物、不具形的东西,她不附着于淮盐但须臾没有离开过淮盐;她不参与淮盐业态但能左右淮盐业态;她不能用作交换但却极具价值;她没膨胀人们的钱包却让人不能淡忘。这,就是淮盐文化。“文化”,不只读书识字人才晓其义。正如我们看到五爪金龙标识,就知道这是华夏文明的图腾。“淮盐文化”,不只直接参与淮盐产、运、销、管及食用才晓其义,凡深入一点了解淮盐的过往、用心体验淮盐的去今,就能感受淮盐文化的春风杨柳。

  如果要用文字来表述淮盐文化,那大概意思是:“淮盐文化”是淮盐在生成、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经济的、社会的、人文的全部现象,给人们留下的一种特别的感觉,人们对淮盐有了个性的评价和称谓。“淮盐文化”就如一本巨著的书名,其篇章包括生产淮盐的天时地利、工具和工艺技术、产量和盐的品位等;贩运淮盐的手续、盐价、路径、方式等;食用淮盐的地域广或狭、人口数量、买价等;管理淮盐的盐法盐策、征税、收费、缉私等。以及围绕淮盐的产、销、食、管诸路人马相互关联及其全部活动的对抗和联合产生的效应。总之,“淮盐文化”是以淮盐为基点产生的精神活动波线节律。直言之,假如你不愿去细说淮盐的某些具体细节,就可以用“淮盐文化”四字以蔽之——笔者不甚科学的定义。

  淮盐文化有必要传承吗?抽象的淮盐文化与淮盐实体几乎同步产生。淮盐实体在壮大,淮盐文化随之丰富。淮盐文化曾发挥过巨大的社会功效,成为了淮盐人的一份精神力量,引导着淮盐在建国后的新社会有了高速的增长,淮盐区的人们对淮盐文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和认知,非淮盐区也有一些人对淮盐文化津津乐道。淮盐文化并非政权文化,在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后,传统意义下的淮盐已将荣退。然而淮盐文化不会因此消亡,其历史价值完全值得探讨研究与光大之。传承淮盐文化,是保持区域文化及中国盐文化完整性的不二之法。

  传承淮盐文化,首先必须认知淮盐文化,必须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和辩证思维。淮盐诞生直至清末,甚至是建国后较长一段时期,社会经济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严重不健全,农耕文明创造的财富维持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但社会运转和国家建设需要的资金却来路不广,淮盐之利在淮盐产区起到了政府财税收入的顶门杠作用,为地方政府大大地助力了一把。历史不可忘记,即使传统的淮盐高大身影已渐离我们而去,我们仍要珍惜她留给我们的念想;传承淮盐文化,要科学准确地定位她。区域文化中有多个专门文化形态共生共存,她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一分子。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并把区域内各专门文化都用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有必要定位专门文化。只有精准定位,各专门文化才能在相应的范畴内发挥最大潜能,区域内整个文化汇聚推动力才会最大。淮盐的最后王国在淮北。在山海相拥、海古神幽奇泉齐具、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连云港市,如何定位淮盐文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承淮盐文化,要予其相应的舆论氛围。舆论阵地存其一席,有计划地展现淮盐文化的去世今生,让更多的人了解淮盐文化的深刻内涵、历史渊源、社会功效、附着的实物形态等,把抽象的淮盐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特别是要让人们知道淮盐在连云港市地域历史中曾经有过的贡献,以及淮盐文化已经渗透在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避免轻视、漠视心理的产生;传承淮盐文化,要将之关联因素梳理清楚,以正思路。历史上淮盐运销,引得大批外地盐商或暂居本地,或置宅久住,本地文化与盐商家乡文化多了一些交流通道,在吃、穿、住等生活习惯,文化娱乐等精神享受诸方面互为渗透互相影响。即使在本土,淮盐产业在许多方面产生过正向推动并留下了印迹。理清淮盐文化在对内对外经济及人文互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与本土其他专门文化的关联,有助于更好发挥淮盐文化及区域内其他专门文化的作用,亦可收互补之效;传承淮盐文化,特别要把本土仅剩的淮盐文化之遗(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有效保护并善加利用。对此,笔者曾有过专文《有效保护淮盐遗存   有力助推创建名城》论述,不再赘言。只重申一点:不会再有新的淮盐遗存问世,已有的为仅有。如缺乏必要保护,她极可能渐渐隐没于某一日,消失于无形,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如果不经意间任淮盐遗存自生自灭,不经意间淡化了淮盐文化,那将是一个地域的历史性疏忽,多少会削减淮盐所在地域的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