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兵
小时候,家乡是有稻田的。
育秧插秧这些事,是完全不记得了,那时太小了。依稀记得的是,稻子熟了,在生产队大场上掼稻子,就是抱着稻秸秆,将稻穗那一头对着坚硬的物体使劲掼,直到稻粒全部脱离。这个坚硬的物体,可以是压场用带有凹槽的大石磙,也可以是玉米小麦用的脱粒机铁外壳,甚至是仓库石头墙外墙角。
上高中的时候,听到学业优秀的城里同学问,“稻子里出来的是米还是面?”就像很多城里孩子到了农村看到麦苗,惊呼“这么多韭菜”一样。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没有经历过和学习过,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可是不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祖辈就不辛勤的劳作,我们的科学家们就不科学研究?
很早就知道袁隆平的名字,因为我的父亲曾经在公社农科站工作过,经常会听到他提及这个名字。因为工作因素,父亲曾经到海南为玉米育种,据说在那儿工作半年多。我是没有父亲离家半年的印象的,小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个坚硬的椰子壳,说是海南产的,还有家里的两张凉席,风格与本地完全不一样,说是从海南买回来的。
公元2021年5月22日上午,从朋友圈看到袁老去世的消息,眼泪就夺眶而出。多么慈祥的老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中午看到网上辟谣了,不禁长呼“苍天有眼”,后来知道成真的了,只有悲痛、流泪.....
袁老走了,无需专门组织,人们自发地从四面八方涌来,为老人家送别。在雨中,年轻人追着灵车,哭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卖花的老板,打出了“今日免费”的字样;的哥们自发为悼念袁老的人免费送行;还有免费发放口罩的,他们说,“袁老为我们奉献了一辈子,我们奉献一天还不行吗?”
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这么多人深切缅怀,尤其是让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轻人情感喷发?是因为袁老在杂交水稻研究的贡献太大,解决了很多人吃饭问题,甚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因为执着于科学研究,一辈子勤勤恳恳在田间地头?是因为他的两个梦想让我们心驰向往?我想是又不完全是,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懂感恩的民族,感恩这位“为我们奉献一辈子”的老人,我们需要情感宣泄;我们中华民族是善于创新的民族,我们景仰这位不断挑战科技高峰的老人,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愿意为民族的明天不懈奋斗,我们需要前行的灯塔。
为袁老送行,成为了一次民族精神文化自发地展示和宣示的行动,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作为祖国事业的接班人,是完全值得信任的,我想袁老在天之灵也会为之欣慰。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如今这位可爱的“隔壁老头”,带着对母亲的思念,走了。从此多少中华儿女会想您,从此他们将您放在内心最深处,那里有我们的民族英雄、国之脊梁,还有和您一样的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