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_800元快餐不限次的地方_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发布时间:2018-06-27 阅读量:

2018年6月23日,笔者随同单位红色教育团队,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缅怀先烈先辈英雄事迹,百感交集,倍有顿悟收获。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个胜利连着一个胜利,书写着改天换地的历史华章,同时也见证了蒋家王朝覆灭的足迹,再现了国民党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全面防守—重点防守—大决战—全面崩溃、直至输个精光的历史全过程。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中有一个战役显得那么耀眼、特别,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说它耀眼, 是因为解放军浴血奋战,不到三天时间歼灭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新编第七十四师32000人。

说它特别,是因为这场战役对国共双方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七十四师的覆灭,预示着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失败,而解放军的胜利意味着爬坡阶段就要结束,甚至几个月后党中央毛主席等不得双方力量逆转就开始布局战略反攻。

作为一个军事迷,拨开历史的云雾,回首这场战役,总是那么荡气回肠。

战前双方的较量:

国民党方面,更换了战区主帅,名将薛岳因为犯了几次错误被免职,换了顾祝同,战区主帅顾祝同、兵团司令汤恩伯都制约不了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缺乏容错机制,赶走名将在先;缺乏制约机制,又没有强人治理在后,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焉有不败之理。

解放军方面,将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合体统一指挥,并且得到休整一个月时间,既实现了组织创新又使两支军队有时间消化文化差异,大大增强了实力。

战中双方的较量:

国民党军三个兵团采用左中右分别一字长蛇阵抱团前进,虽然保险却进展缓慢,在解放军做出后撤惑敌的时候,以为是溃败,顾祝同出现判断失误,忍不住要求抓住战机,进攻解放军华野总部坦阜,这就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序幕。判断失误既有国军一贯的信息不灵之外,也有“亚历山大”的客观性,45万大军迟迟没有显著战果,期间消耗巨大军需物资,加之陈毅元帅采用“刷灯笼”战术搞得敌军晕头转向、疲惫不堪。其后,粟裕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5倍于敌的兵力将七十四师和邻军分割开来,对战机的认识双方高下立判。

粟裕将军之所以能把握战机,除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干外,更得益于解放军内部军纪严明、强将如云、求战者众的因素,加之陈毅元帅的充分信任、中央军委的充分授权。反观七十四师被围,国军战区指挥系统好像没有正事可干,唯有蒋介石如同热锅蚂蚁,忙着调兵遣将。应该说,战机是留给善于创造、善于把握、早有准备的人。

从战役角度分析,七十四师覆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就七十四师而言,本次战役计划需要坚持一至两天的,结果坚持三天,应该说尽力了;从国军同一个兵团增援角度,距离不到10公里的国军八十三师李天霞仅仅派了一个连打着团部的旗号,象征性的救援,这已经不是执行力的问题了,用现代语言“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战后李天霞居然通过行贿逃过追责,真是奇葩;从同一战区国军增援部队角度,大都在100公里以内,一天的路程因不断受到阻击三天就是走不到,以至于解放军胜利后从容撤走;从更大范围的国军序列角度看,国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潭,其它战区忙于自救、无法过来增援。所以后来的研究者都将国军失败归结于增援不力,而不是张灵甫指挥不当或者“中心开花”的战术错误,至于孟良崮缺少水源枪械无法冷却、七十四师重炮部队没有跟上等等均为枝节问题。

从解放军角度,一方面要看到虽然把握住了战机,选对了课题,但过程中依然是险象环生,风险巨大,这时候决策者的决心就成了定海神针;另一方面,军队与民众万众一心,一切为了胜利。曾吃过七十四师大亏的解放军六纵,豪情誓言将来围歼张灵甫必有六纵,粟裕同志也居然将其记录在作战本上,这在国军方面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结果的根本因素,孟良崮战役便是一个写照。近百万的老百姓参与到支前运动中,体现出巨大的组织力、号召力。可以这样说,没有党的为民政策这样正确的行动纲领,没有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样触动农民根本利益的大运动,没有人民子弟兵次次缸满院净这样看得着的为民情怀,怎么会有老大娘冒死为解放军指明位置?怎么会有32个妇女拆了自家门板跳入河中搭起浮桥?怎么会涌现那么多的红嫂,以至于迟浩田将军八赴沂蒙却找不到当年的恩人?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是长期的、大量的付出,共产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如果说到民心向背,不能不提当时七十四师国军士兵在战役进行非常激烈的时候,居然有放弃射击,甚至还发生了七千人悄悄躲起来退出战斗的事实。所以说为谁而战的问题不仅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

战后的影响:

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本已相当低落的国军士气,一些国军将领对内战前景都开始不抱希望了。傅作义将军说,如此政治、如此军队剿共,真不知何年才能告一段落。

硝烟早已散去,历史殷鉴不远,它留给我们后人的启迪融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骨髓。

(蒋干兵)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何 以 为 美
下一篇:
买一送三